//油麻地城隍廟本為一所書塾,又曾作店鋪用途,最後改建為城隍廟。城隍廟祭祀城隍爺,又祀十殿閻羅。城隍執掌冥界,為《周宮》八神之一。城隍的歷史,這裡就不多介紹了,有興趣可到網上找查一下。今日油麻地城隍廟擋中上方有一塊牌匾,是東華三院在2017年新捐造的,匾上寫著「燮理(气月)氜」四個大字,你們知道怎樣讀嗎?//
旺角舊時有個地方叫「大石鼓」,跟老一輩說起,他們可能還有印象。這個地名,今日很少提到,但熟悉旺角的朋友,應該知道山東街麥花臣球場對面有一座水月宮。水月宮又稱觀音廟,寺門寫有「大石鼓觀音廟」六字,這個「大石鼓」,正正有段故。
//說到香港的關帝殿堂,當然首推文武廟。位於維多利亞峰北麓的文武廟,重建於清道光三十年(公元1850年),供奉武帝關雲長和文帝文昌君。文武廟大門兩側,有東華三院100周年時,李東海主席獻刻的鍍金楹聯:
天上掌文衡信有靈光憑俎豆;
人間尊武聖永留浩氣壯山河。
文武廟迎門屏風兩側,配以鐘鼓,並置鑾輿一對,十九世紀中葉鑄造,是文武廟珍藏的民間藝術品。庭院上方,懸有許多螺旋式塔香,粉紅色塔香頂端,用大紅紙書寫着獻香者名姓,青煙嫋嫋,映襯得塔香或明或暗,或靜或動,使廟殿頗具神秘色彩。
庭院台階之上的正殿,神龕內供奉關聖帝君和文昌帝君,神龕內外一片金碧輝煌。香客金榜,落落大方地懸於大殿兩側,香客多則敬獻萬元以上,少則三兩百元。//
參加本地團,最好之處莫過於一站式,自己不用花心思,已經有玩有食兼有專車。今次介紹的「油麻地書院 + 大嶼山半日遊」,遊走文青打卡點油麻地書院外,乘搭360纜車可免預約預約,兼有齋菜享用,最適合一家親子快樂暢遊!
坐落於油麻地廟街的天后廟,香火常旺。祈福,是香港人的傳統文化,天后廟作為周邊居民精神力量的凝聚點,守護信仰,聚集福祉。
《空》Śūnyatā:作品以油麻地天后古廟及民間風俗為靈感,融合道教神明“天后”以及佛家“空”的概念,以萬物性質不斷變化的規律,展示一系列不同形態的天后泥像。
香港從前是一個小漁港,當時的漁民信奉天后娘娘,祈求出海平安、漁獲豐收,故此在在沿海地帶建立了天后廟。時至今日,香港不少地方仍然能夠看見天后廟的蹤跡,而油麻地天后廟則是九龍區最大的天后廟,歷史悠久。廟內除了有神像和塔香外,亦有不少文物,如清末的石獅子、廟碑、銅鐘,以及木石雕刻等,並於202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。
最近很多人也在討論九把刀的作品《月老》,不知大家又有沒有看呢,出自九把刀筆下的故事經常也讓人哭得死去活來。劇中的月老透過綁上紅線而讓一對男女修成正果,而現實中也有不少人會拜拜月老和姻緣石,希望獲得一段良緣。今次為單身的你們找來4條姻緣石及姻緣樹路線,包括寶雲道姻緣石、慈雲山姻緣石、林村許願樹、吉澳姻緣樹。如果你也想脫單,那就不要錯過這篇介紹文章了。
公共服務方面,萬國殯儀館現正進行翻新工程,準備加設環保化寶爐等;我們正策劃改裝東華義莊大堂為教育中心,以本院百年原籍安葬服務為主題,讓公眾進一步認識東華胞與為懷的慈善精神。